昆明清淤工程现已完成85.91公里排水管道清淤 还有76处易淹水点
发布时间:2021-01-06   浏览:5760  
分享到:0

昆明主城区先后出现8次中雨以上降雨过程,由于得益于各项防汛排涝措施的加强和应急处置能力的提高,每次强降雨城区均没有出现长时间、大面积淹积水情况。尽管如此,目前主城区仍有易淹水点(片)76处,只要遇到1小时20毫米以上的降雨,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淹积水,城市防汛排涝形势依然严峻。


  据市城市防汛指挥部(简称市防指)介绍,今年汛期,我市及早安排部署各项防汛排涝工作,通过逐级落实城市防汛排涝行政首长责任制,全面开展汛前检查,编制城市防汛排涝方案,加强防汛排涝应急抢险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以及完善预测预报体系等准备工作,城市的度汛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


  目前,市防指已编制下发《2014年昆明城市易淹水点(片)防汛排涝应急抢险方案》、《昆明市主城区2014年洪水联合调度应急方案》。除排水公司的专业队伍外,成立了以驻昆武警部队和水利施工企业等单位组成的“昆明市防汛抗旱应急抢险救灾队伍”,主城各区也加强了应急抢险队伍的建设。市级储备了2000余万元的防汛抗旱物资,市排水公司移动抽排能力从每小时1万立方米提高到了2.2万立方米。


  针对昆明主城重点淹积水区域,市防指新建了23个降雨监测站和12个视频监控点。主城五区、三个开发(度假)区及市排水公司在每个易淹水点、河闸、泵站都设立了报汛员,以便及时上报降雨、淹积水、河闸泵站的运行情况。


  去年以来就组织开展的盘龙江全程清淤除障工作,使昆明泄洪大动脉的泄洪能力得到了提升。今年主汛期前,北京路北站下穿隧道等部分重点区域的泵站及管网工程进行了改造,昆明主城区2014年防汛排涝应急清淤工程现已完成26.14公里河道和85.91公里排水管道清淤,清除4处行洪河障,新增970套路面雨水收集系统。主城各区也自行安排实施了23项防汛排涝应急工程。经过入汛以来降雨的检验,工程范围内淹积水问题得到了缓解,应急工程发挥了较好的效益。


  从主城易发生内涝的地段看,东片区的淹水范围主要分布在二环沿线、新迎小区、曙光小区及东郊路沿线,其中以石闸立交、大树营立交、金马立交、菊华立交、石虎关立交淹水最为严重,对交通出行影响。北片区的主要淹水点位于云南旅游[0.00%资金研报]学院宿舍区、云南财经大学老办公大楼及体育馆,各淹水点通过马村立交、龙泉路及盘江西路等的连通,基本扩展成片。西片区的淹水点主要分布在西二环小屯立交桥至明波立交一线,人民西路潘家湾至省电视台一线以及茭菱路沿线的12个淹水点。


  按照工作安排,市防指已着手编制截污(闸)堰调度运行方案,遇强降雨等紧急情况时,将适时开启河闸或临时打通溢流堰泄洪,及时处置内涝淹积水,保障城区安全度汛。今年,计划对主城盘龙江、东干渠、金汁河、海明河、东白沙河、新运粮河、老运粮等水系和重点区域进行调查及勘测设计,制订防洪骨干河道及管网改造提升实施方案,以改善城市防洪现状。近期,将完成《昆明市防汛抗旱办法》政府规章立法工作任务,同步启动地方立法调研工作,为下步防汛排涝立法工作打下基础。同时,推进主城区公共排水设施统一管理工作及“昆明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升级完善项目”的实施。


  目前,市水务局已牵头完成《昆明市城市防洪总体规划》修编送审稿,市滇管局已牵头完成《昆明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洪综合规划》初稿编制。这两个规划着眼从长远解决昆明城市内涝淹积水的问题,计划用5—10年的时间创建完备、高效的城市防汛排涝工程体系。(李严)



联  系   人: 武经理
手  机: 13914649988
电  话: 0515-88274888
传  真: 0515-88737496
网  址: www.jshmsx.com
E - mail : vip@jshmsx.com
邮  编: 224000
地  址: 盐城市华邦国际18层

版权所有 © 2011-2019  江苏瀚明潜水工程  
苏ICP备19008145号

扫一扫,惠存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