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印度耕地面积世界第二,为什么还不能喂饱印度人?
印度的耕地面积世界第二,但印度依旧不能解决本国的饥饿问题。
中国的耕地面积不如印度,印度的耕地面积在全世界排第二位,达到了1.7亿公顷,可是印度的粮食总产量却只有中国的一半。
因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先实现工业化,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国家的粮食安全。
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国家是哪个?是美利坚合众国!因为农业是工业化程度最高、科技含量最高的产业之一。不但要有发达的农田水利、农田机械、还要有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化工技术、生物技术、甚至还有农业金融贷款服务。
要喂饱十几亿人,首先要为几亿农民生产出靠谱的生产工具,提供靠谱的工业化肥,提供优质的种子,提供便捷的交通运输,需要党中央、人大、农业银行、科技部、粮食部、工业部、农业部、交通部以及一系列的现代化工业企业通力合作,需要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总之啊,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
你要种地是吧?种地得有水源啊,那么就得修建农田水利工程,挖人工河,修大型水库,以及全面的灌溉系统;中国在建国之后,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没有大型机械的情况下,靠人工开挖肩背担挑,硬生生修出了四通八达的农田水利工程,大型水库遍布全国。下图是咱们江苏的石梁河水库。
而印度的农业,直到21世纪的今天,大部分农民还是看天吃饭。当然,他们坐拥亚洲最好的气候环境,雨水充沛,水稻一年三熟,不用像我们这么努力......
你种地得追求产量吧?产量得靠土地肥力保证吧?那么你就得有化肥,化肥是个纯工业产品,没有成熟的工业,就不可能有成熟的农业,1949年以后,新中国加快了化肥工业发展速度。50年代,在吉林、兰州、太原和成都建成了4个氮肥厂。60~70年代,又先后在浙江衢州、上海吴泾和广州等地建成了20余座中型氮肥厂。1958年,化工专家侯德榜开发了合成氨原料气中二氧化碳脱除与碳酸氢铵生产的联合工艺,在上海化工研究院进行了中间试验,1962年在江苏丹阳投产成功;从此,一大批小型氮肥厂迅速创建起来,成为氮肥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70年代中期开始,又新建了一批与日产1kt氨配套的大型尿素厂。1983年,中国氮肥产量达到11.094Mt。有了这些,中国才能真正解决粮食问题。
而印度呢,还是习惯于看天吃饭,然后向国外购买化肥,自家的化肥工业没有发展起来,还搞什么“绿色革命”。等到中国的工业化初步完成之后,可以反哺农业之后,印度的粮食产业更是拍马都追不上了。根据粮农组织在《2017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中的估计,印度有1.907亿人营养不良。此外,15至49岁的育龄妇女中有51.4%贫血,38.4%的五岁以下儿童发育不良(年龄过小),21%的儿童患有消瘦症。
在印度农村,依旧存在地主垄断土地问题,无法进行集约化的农业生产,大量的粮食被地主们卖到市场上去,而贫民只能在饥饿中挣扎。在今天,印度仍然处于普遍饥饿的严重水平,全球饥饿指数(GHI)在118个发展中国家中排第97,属于饥饿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样需要农业的机械化,农村交通、电力的现代化,这些,同样需要国家首先完成初步工业化,那么钢铁、水泥、电力以及机械制造业的产能才能反哺农村。中国如今的农村是什么样,农村出来的孩子都知道,公路修到家门口、村村通电、农业机械大规模使用,这样才能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
而印度的现代农业,大部分还是下面这个画风!
印度啊,是坐拥宝地而不知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