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联系人:武经理 

    电话:(0)13914649988 

    热线:0515-88274888 

    传真:0515-88737496

    邮箱:vip@jshmsx.com 

    网址:www.jshmsx.com

 

能扛8级地震、16 级台风、使用寿命120年……数说港珠澳大桥
发布时间:2021-03-04   浏览:6352  
分享到:0


航拍的港珠澳大桥。




【侨报网综合报道】东起香港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横跨伶仃洋海域后连接珠海和澳门人工岛,止于珠海洪湾;桥隧全长55千米,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历经5年规划、9年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额1269亿元人民币……这是集桥、岛、隧于一体的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北京时间10月24日上午9时,港珠澳大桥将正式通车。被英国《卫报》誉为“现代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在建造上究竟有哪些亮点?


“现代7大奇迹”之一


港珠澳大桥24日正式通车运营。“长的跨海大桥”“长的海底隧道”“先进的筑岛技术”……作为集桥、岛、隧于一体的跨海集群超级工程,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除了实现缩短三地间时空距离以外,还拥有一系列。


据悉,港珠澳大桥包括三座通航桥、一条海底隧道、四座人工岛及连接桥隧、深浅水区非通航孔连续梁式桥和港珠澳三地陆路联络线。


港珠澳大桥被誉为桥梁界“珠穆朗玛峰”,还被英国《卫报》誉为“现代七大奇迹”之一。


港珠澳大桥是目前长的跨海大桥,还是目前上综合难度大的跨海大桥。同时,港珠澳大桥有15公里为全钢结构钢箱梁,是目前长钢铁大桥。


在海底隧道方面,港珠澳大桥同样创下了多项,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全长6.7公里,是上长的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深处在海底48米,也是上深的海底隧道。同时,港珠澳大桥还拥有大的沉管隧道。5.6公里的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混凝土管节组成,每个管节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达8万吨。


“要让这些管节在海底软基环境下对接安放,难度堪比航天器交会对接,需要精准的遥控、测绘、超算等一系列技术支撑。” 沉管隧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课题研究负责人徐国平介绍,在水下近50米建设深埋沉管隧道,在上也被视为“技术禁区”。港珠澳大桥的岛隧工程是首例深埋沉管。“传统沉管隧道都是‘浅埋’,但港珠澳大桥的沉管顶部荷载超过传统沉管5倍,如果按照海外经验,采用节段式管节(柔性),有可能出现接头抗力不足、接头漏水等风险。”徐国平说,技术人员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创新提出“半刚性”沉管新结构。这一方案与海外专家提出的“深埋浅做”方案相比,节省了工期。


“沉管隧道建成后,会不会渗水是成败的关键。因为33个管节之间有大接头,每个管节又有7个小接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剪力键的结构、止水材料的性能以及地震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隧道漏水。”徐国平说,为了攻克这些难题,他们与多个单位合作攻关,就连制作止水带的材料也用了两年多时间自主研发。“海外类似沉管接头的正常漏水率是5%至10%,半刚性结构改善了沉管结构的防水性能,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首次做到了无一处漏水。”


能扛8 级地震、16级台风


沉管隧道建设不易,港珠澳大桥上的人工岛建设同样艰难。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连接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


贝壳岛不简单。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且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纪录。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介绍,采用传统的抛石填海、围堤筑岛技术,工期长达3年,会对周边环境及航道产生极大影响。科研人员设计了多个方案,探索出外海快速筑岛技术,即采用120个巨型钢圆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海底,再在中间填土形成人工岛。“每个圆筒直径有22米,大概和篮球场一般大;达51米,相当于18层楼高;重达550吨,与一架A380‘空中巴士’相当。”


作为的钢结构桥梁,港珠澳大桥仅主梁钢板用量就达42万吨。“这相当于10座鸟巢或6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能抗16级台风、8级地震。”苏权科说,大桥的钢桥面铺装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也创造了纪录。


今年9月,强台风“山竹”来袭时,曾有媒体和公众担忧,港珠澳大桥能否经受得住狂风巨浪?据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介绍,当强台风“山竹”路过港珠澳大桥时,监控信息显示大桥安全、正常,当时桥面测到“山竹”的瞬时风速是每秒55米,相当于16级台风风速水平,此时港珠澳大桥的索力、位移、震动监测都还在设计范围内。港珠澳大桥经历住了极端天气的考验,而这已是继“天鸽”“帕卡”之后,港珠澳大桥第三次迎来强台风的侵袭。


在大桥使用年限上,按照“就高不就低”的标准,港珠澳大桥设计使用寿命为120年,这也打破了中国跨海大桥通常的百年惯例。苏权科称,在科技支撑计划的引领下,中国科研人员依靠1986年以来湛江地区累积形成的海洋水文数据攻克了大量技术难题,创造性地提出了港珠澳模型等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水平的海洋防腐抗震技术措施,保障了相关指标的达成,制定了120年使用寿命的设计标准。


30秒可完成通关手续


作为一座凝聚了中国桥梁建设几乎所有“高大上”技术的港珠澳大桥,在通行上也十分便利。


从广东境内驶上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首先要通过巨大的综合交通枢纽——珠海公路口岸。它也是中国的粤港澳三地互通、客货兼重的陆路口岸,位于珠澳口岸人工岛北侧,南与澳门口岸相连。


目前,可以上桥的车辆包括跨境巴士、穿梭巴士、跨境的士、货运车辆、跨境私家车等五大类,其中穿梭巴士是大桥粤港及港澳口岸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提供频密接驳服务。


在通关模式上,港珠澳大桥采用“三地三检”模式,还率先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新型边检查验模式,大大提高了口岸通关效率。内地和澳门居民只需排一次队,30秒即可完成双方边检查验手续。


“效率至上,智慧通关”——在珠海口岸,随处都可以感受得到通关模式的创新便利。


在珠港口岸进境旅检大厅,海关采用智慧旅检监管模式——通过引入CT行李机智能分拣线、动态人脸识别系统等多项先进检查设备,让行李物品监管和检验检疫变得“耳聪目明”。


在车辆通道,“一站式”的创新通关模式可以让往来港澳的客车和货车完成快速通关。


以货车为例,车辆在驶入查验通道后,系统会自动识别车牌,抓取车辆和人员备案信息,并推送到后台。司机无须下车,只要选择两侧的卡口面板进行登记,快通关只需35秒。


从设想到建成历时35载


回望港珠澳大桥这项超级工程的建设之路,从2004年3月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成立,到2009年12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港珠澳大桥从设计到建成前后历时14年。实际上,港珠澳大桥从酝酿建设到如今建成通车,历经了35年的岁月。


上海澎湃新闻报道,在改革开放之初,兴建连接香港与珠海的大桥以跨越伶仃洋的建言,就已被提出。这个人是时任合和实业主席的胡应湘。因怀揣着要为家乡做贡献的抱负,他成为进入内地的香港商人之一。


胡应湘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土木工程系,深知交通网络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1983年,胡应湘率先提出兴建连接香港与珠海的跨海大桥——内伶仃洋大桥的设想。这也是港珠澳大桥的前身。


今年2月,胡应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他提出的建议是,由香港屯门西部建一座桥到内伶仃岛,再到珠海的淇澳岛,在规划建设上,借鉴美国的建桥经验,“人家能建的,我们也能建。”


为加快珠海经济特区及珠三角区域发展战略的推进,1987年,珠海市委、市提出了“打通对外开放通道,建设一座连接珠海与香港的伶仃洋大桥”的决策。时任珠海市委书记梁广大,便从那时开始了为了这座跨海大桥的奔走。


1997年,伶仃洋大桥项目被国务院正式批准立项,珠海市专门设立了建桥指挥部,完成了1/4伶仃洋大桥连接桥的修建(淇澳大桥)。


据广州《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1997年回归前的港英对建桥的态度极为冷淡,当时的香港总督彭定康甚至以香港建此桥的时机并不成熟为由,回绝了珠海沟通建桥的请求。同年,澳门部分专家、学者及商界人士联合给国务院官员写信,提出希望能够从多种建桥方案中寻找地区之间利益的平衡点。由此,种种原因终导致内伶仃洋大桥的建设被搁浅。


2002年,内地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珠三角地区城市群崛起,而香港却面临经济下滑的挑战。此时,胡应湘再次提出了兴建港珠澳大桥的计划,时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明确表示支持,香港随后主动向提出修建港珠澳大桥的建议。


2003年8月,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准三地开展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并同意粤、港、澳三地成立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次年4月,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成立,各项建设前期工作全面启动。(完)


瀚明的主要服务有:

水下探伤水下防腐水下维修水下打捞水下测量,沉井施工

水下拆除,水下堵漏水下加固,水下安装,水下检测,水下切割

模袋混凝土水下摄像照相,水下清污清淤……


版权所有 © 2011-2019  江苏瀚明潜水工程  
苏ICP备19008145号

扫一扫,惠存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