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难修的4条隧道,有的能灌满15个西湖,有的吓跑国外专家
发布时间:2020-04-28 浏览:

原标题:中国最难修的4条隧道,有的能灌满15个西湖,有的吓跑国外专家

隧道指在山中或地下凿成的通道,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称为山岭隧道。为穿越河流或海峡而从河下或海底通过的称为水下隧道;为适应铁路通过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称为城市隧道。这三类隧道中修建最多的是山岭隧道。中国最难修的4条隧道,有的能灌满15个西湖,有的吓跑国外专家,还有的背着氧气罐还不能正常的工作。

大柱山隧道

大柱山隧道是大瑞铁路全线最高风险隧道,于2008年开始施工,最初预计五年完工,因为地质条件太复杂,十年过去了,隧道仍未贯通。大柱山隧道刷新了铁路历史,被称为中国前所未有的最难掘进的一条隧道。近10年来,大柱山隧道里几乎每天都在涌水,灾害成了日常,90%的时段,建设者们都在和突然涌出的大水和泥浆作战。据测算,大柱山隧道的涌水量,目前已有涌水1.5亿立方米,能灌满15个西湖。

胡麻岭隧道

胡麻岭隧道是兰渝铁路工程自兰州东向重庆方向的第一条长大隧道,总长13.6公里,最开始的10多公里,只用了2年时间,但是到了最后的173米,让建设者们花了整整6年时间。经过地质勘探,胡麻岭隧道这173米的地层为国家六级围岩,以当时中国施工队拥有的技术如果强行施工,隧道随时变现塌方,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这是世界性难题。那个时候,还请来了世界上工程建设的权威的德国专家来进行技术支持,但是德国人了解情况之后说出了三个字:不可能。世界性的难题也是需要人来解决的,中国的工程师们在这个时候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意志力。用六年时间,他们每月平均5米左右的速度最终挖通隧道,这期间不光是意志力的坚持,还有创造力的体现,成功攻克世界性难题,完成了德国专家称为“不可能”的事情。

新关角隧道

新关角隧道是青藏铁路上作为西格(西宁-格尔木)铁路段二线工程的控制性工程,全长32.645公里,到2017年时还是中国最长隧道,居全球隧道长度第五。于2007年11月开工的新关角隧道工程,除了高寒缺氧,还带有超强涌水,可以说是中国铁路隧道建设之最。2008年5月后,6个斜井先后大量涌水,全管段日涌水量最大可达32万立方米,正常日涌水量也达24万立方米,曾创下了一个斜井连续4个月日排水量超17万立方米的国内高原铁路隧道建设新记录。历经广大建设者6年多的攻坚,目前世界海拔最高第一长隧道——新关角隧道在 2014年4月双线全部贯通通车,让进藏铁路更加通畅。

风火山隧道

风火山隧道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可可西里“无人区被称为生命的禁区”边缘,界于昆仑山与唐古拉山之间,全长1338米,进口轨面海拔4905米,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隧道。风火山隧道是青藏铁路重点控制工程,于2001年10月18日开工建设,当开挖隧道的第一声炮炸响后,凿通过众多隧道的施工技术人员,第一次见到饱含冰的土质,为之吃惊。隧道的冻土层最厚达150米、覆盖层最薄处仅有8米,施工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塌方。风火山隧道有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个,是青藏铁路科研项目最多的高原冻土隧道,工程难度之大前所未遇。而且风火山隧道内空气非常稀薄,严重缺少氧气,即使工作人员都背着氧气罐,还是不够用。

为解决高原缺氧问题,他们建起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医用制氧站,在隧道施工中,对洞内掘进撑子面创新性地进行了弥漫式供氧,使洞内氧含量提高,解决了高原施工低压缺氧的难题。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克服冻土地域施工成为首要难题。建设者们先后攻克了含土冰层、饱冰冻土、富冰冻土、裂隙冰以及不良岩层等难题,并相继解决了卫生保障、环境保护、施工用氧等一系列难题,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2002年10月胜利贯通,标志着青藏铁路建设攻坚战取得重要进展。风火山隧道成功突破高原冻土技术难题,在国家科技部等单位组织的评选活动中,被为“2002年公众关注的中国十大科技事件”之一,同时也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冻土隧道”之一。它被称为世界上线路最长、海拔最高、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施工环境,中国的隧道建设者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西藏那么美,我们带您去看看

天上西藏旅游卡,流量不限量,电话随便打

详情请咨询拉萨(星宇、王牌、宏凯)连锁通讯门店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天上西藏官方网站:www.ctibet.cn

官方服务号:中国移动天上西藏(ctibet)

微信订阅号:天上西藏(ictibet)


联  系   人: 武经理
手  机: 139-1464-9988
电  话: 0515-88274888
传  真: 0515-88737496
网  址: www.jshmsx.com
E - mail : vip@jshmsx.com
邮  编: 224000
地  址: 盐城市华邦国际18层

版权所有 © 2011-2019  江苏瀚明潜水工程  
苏ICP备19008145号

扫一扫,惠存名片